企業的每一筆真實支出都要如實入賬,餐飲企業買菜沒有發票可以入賬嗎?會計是可以根據購買清單或者其他相關憑證入賬的,只不錯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納稅調增。說沒有發票不入賬的會計,一定是個假會計,而且是典型的用稅務思維去做賬的會計。會計準則針對這個問題表明了立場,如果確實一項經濟事項沒有取得發票,不可能就不核算,那么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還是要收集相關證據入賬。如果從非農業生產者手中進貨,一般納稅人企業可以開11%的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開3%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如果是自然人,也就只有去稅務局代開3%的增值稅發票了。
會計核算是針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者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后核算,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嗯嗯記賬、算賬、報賬等等工作。而在實踐中,最讓會計人員感到棘手的就是日?;顒又谐R娛马椀纳娑愄幚?。很多人都會把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混為一談,其實這完完全全就是兩條線。
拿5000元以下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舉個栗子。稅務有規定: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那么會計核算的時候,只把5000以上的盤入固定資產,這就是很典型的稅務思維來做賬,且這樣的處理不符合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的要求。
關于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混為一談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關于餐飲企業買菜。有不少餐飲企業都有這樣的困惑,每次去菜市場和個人農戶購買食材都拿不到發票,最多帶回來一個清單到財務部門報銷??墒牵瑥呢攧盏慕嵌葋碚f,企業的每一筆真實支出都要如實入賬,餐飲企業買菜沒有發票可以入賬嗎?
其實,從會計核算上來說,會計是可以根據購買清單或者其他相關憑證入賬的,只不錯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納稅調增。說沒有發票不入賬的會計,一定是個假會計,而且是典型的用稅務思維去做賬的會計。
這又回到了財務領域經常爭辯的一個問題上:形式大于實質還是實質重于形式。會計準則針對這個問題表明了立場:如果確實一項經濟事項沒有取得發票,不可能就不核算,那么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還是要收集相關證據入賬。
那么,餐飲企業要如何選擇買菜進貨渠道呢?
餐飲企業如果從農產品生產者手中直接進購,如果生產者是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小規模納稅人,他們可以自行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因自產的農產品能夠享受優惠政策,所以他們開具的也都是免稅發票。如果農產品生產者是自然人,可以去稅務機關代開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
如果從非農業生產者手中進貨,一般納稅人企業可以開11%的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開3%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如果是自然人,也就只有去稅務局代開3%的增值稅發票了。
如果要取得發票,財大大只能建議換一個地方采購,選擇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去進貨。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