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國家整體創新人才鏈的關鍵環節相對殘缺不全、工業配套設施相對落后、創新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創新成功經驗相對較少的基本國情下,完全有理由考慮集中精力和資源重點將上海浦東打造成科技創新全球第三極,并以此作為創新輻射源,將全國的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到高水平、高能級和高效益。常兆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關于集國家之力將上海浦東打造成科技創新全球第三極的建議》中提出,以中國創新特區的名義在浦東新區實施靈活的人口政策,包括但不局限于允許符合條件的全球優秀創新創業人才自由進出、長期居住甚至舉家移民。
全國政協委員、來自農工黨界別的常兆華在調研中發現,浦東已初步具備“科技創新”最關鍵的要素,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被公認為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在打造“創新人才鏈”方面也有了全國首屈一指的條件,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新創業精英群體和精英體系;自貿試驗區的建立及未來可能的大規模擴區,可以使在浦東的創新活動非常便捷地將國際上最先進的工業基礎作為依托,從而使國內的創新活動與國際上最活躍的創新活動處于同一個平臺之上甚至始于同一個起跑線。更為可貴的是,張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有效的創新運行機制和創業生態鏈,無論從區域面積,還是地理位置和人口規模來看,都非常適合打造一個“創新特區”。
由此可見,在目前國家整體創新人才鏈的關鍵環節相對殘缺不全、工業配套設施相對落后、創新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創新成功經驗相對較少的基本國情下,完全有理由考慮集中精力和資源重點將上海浦東打造成“科技創新全球第三極”,并以此作為“創新輻射源”,將全國的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到高水平、高能級和高效益。
對此,常兆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關于集國家之力將上海浦東打造成科技創新全球第三極的建議》中提出,以“中國創新特區”的名義在浦東新區實施靈活的人口政策,包括但不局限于允許符合條件的全球優秀創新創業人才自由進出、長期居住甚至舉家移民。通過制定一系列特殊引導性政策,使浦東新區的人口結構逐步實現國際化、多元化、高端化、結構優質化和高流動化。
重點研究美國硅谷和以色列的創新機制,尤其是在創新過程中政府資源所扮演的角色,在“體制以外、主權以內”及“現狀以外、法規以內”果敢地將一些有效的關鍵共性做法導入浦東新區先行先試,力求在創新機制、法制環境建設和“才財”政策方面快速全方位融合。
此外,由國家出資主導,同時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建設一個超級“創新孵化器和加速器”,設立百億美元規模的國家科技創新基金,不分國別以市場化運營模式面向全球招募科技創業人才和團隊,并為之提供百萬美元級別的種子資金和各種專業化扶持。
總之,通過措施的有效實施并結合全球性政策宣講,逐步使浦東成為全球創新創業者的樂園以及實現各種“奇思夢想”的首選之地。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