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面分析了當前基層市場監管局監管執法現狀,新的職能架構下履職風險來源、可能產生的風險,并提出防范履職風險的具體建議。基層市場監管局監管執法現狀?;鶎邮袌霰O管局履職風險較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诙喾N因素的影響,在當前基層市場監管局日常監管執法過程中,履職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常熟市市場監管局尚湖分局正在開展基層分局體檢式監管和綜合診療式執法機制探索,該模式有效集中分局監管執法力量,通過對市場主體體檢發現問題,通過條線干部會診開出藥方,最后由執法中隊開展診療解決問題。
當前,各地區縣一級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相繼實施,新成立的基層市場監管局在原有工商職能基礎上加入了食藥監、質監的職能。
江蘇省常熟市市場監管局于2015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新機構運行一年多來,轄區一體化大市場監管格局初步成型,成效初顯。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受組織管理不完善、人員配備不足、專業技能欠缺等多重因素影響,職能合并給基層干部帶來了新的履職風險,基層監管執法工作面臨很大挑戰。
本文全面分析了當前基層市場監管局監管執法現狀,新的職能架構下履職風險來源、可能產生的風險,并提出防范履職風險的具體建議。
基層市場監管局監管執法現狀
從組織管理角度看,由于質監及食藥監部門在鄉鎮一級無派出機構,因此新的市場監管局沿用了原工商部門的基層組織架構。從人員配備情況看,三局合一后,新成立的市場監管局增加了為數不多的干部,專門從事食品和藥品監管,而原有的工商干部同時承擔原工商和質監的工作??梢哉f,基層市場監管局一線監管人員以原工商人員為主。從專業技能角度看,食藥監、質監的業務專業要求較高,監管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特別是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3C強制認證等方面的監管,均需要具備較強的業務水平和豐富的監管經驗。從監管執法模式看,原工商主要采取條線負責制,而原質監和食藥監均是由市局執法大隊統一執法。
基層履職風險較高的主要原因
新的職能必然帶來新的責任和風險,這對于新成立的市場監管部門來說也不例外。基層市場監管局履職風險較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監管人員業務能力水平與監管要求不相匹配。從當前基層局監管執法現狀可以看出,基層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對新加入的食藥監、質監職能比較陌生,雖然經過了相關培訓,但充其量也只是對于整個監管執法流程有了感性的認識,離真正的有效監管還有很大差距。
二是監管人員的數量與監管任務不相匹配。以常熟局為例,整合后,原食藥監部門只劃轉了少量人員到市場監管局,原質監部門幾乎無人劃轉至市場監管局,因此就出現了基層局每名干部承擔多業務條線工作的情況,再加上對新業務不熟悉,導致監管效能較低。
三是職能分工與監管執法模式不相匹配。傳統的執法模式,無法滿足當前大市場監管的要求。
基層履職風險較高的主要表現
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當前基層市場監管局日常監管執法過程中,履職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監管過程中找不出存在問題。基層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受制于自身業務水平,對于新的職能,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很難準確、及時判斷企業存在的問題。相關檢查走形式,無法實現監管目的。由此,因監管不到位而導致企業未來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的概率大幅增加,一旦追責,一線執法人員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牽連。
二是在監管過程中找出了問題,但迫于各種“壓力”視而不見。在實際監管中,特別是針對一些比較敏感的監管項目,即使發現問題也不予處理。比較典型的就是類似特種設備中的叉車,許多企業的叉車并未依法進行登記,但目前基層對企業進行檢查時,只對已經登記的叉車進行監管,而對未登記的叉車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視而不見。這樣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長此以往,一旦企業未登記的叉車出現重大事故,市場監管部門依然要承擔責任。
三是在實際檢查中放寬標準。針對一些法律法規明確要求檢查的項目,在實際檢查中,降低標準,少查甚至不查,長此以往,需要檢查的項目逐漸被忽略,一旦發生問題,基層市場監管部門難辭其咎。
四是變相減輕處罰。對于一些法律規定既可以責令整改,又可以罰款的違法行為,基層一線執法時大多只對其責令整改,長此以往,無法對違法主體產生震懾作用,他們也會存在僥幸心理,違法成本過低增加了今后出現問題的概率。
防范履職風險的措施
一是進一步提高一線執法人員的能力水平。通過各種形式,進一步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提高基層一線執法人員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結合日常監管實際,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培訓,厘清權責界定,確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進一步增強一線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通過全員性的監管風險點排查和經常性的警示教育,使廣大一線監管人員牢固樹立履職盡責的責任意識,時刻繃緊防范和抵御履職風險這根弦。
二是建立切合基層實際的監管執法模式。要改變原有的工商、質監、食藥監各自獨立的監管執法模式,積極探索適合“三合一”模式的新的監管執法模式。這種模式必須能夠滿足當前監管需求,通過建立規范化的監管執法模式,進一步提升監管執法效能,有效降低履職風險。當前,常熟市市場監管局尚湖分局正在開展基層分局體檢式監管和綜合診療式執法機制探索,該模式有效集中分局監管執法力量,通過對市場主體體檢發現問題,通過條線干部“會診”開出“藥方”,最后由執法中隊開展“診療”解決問題。實踐證明,上述模式對于提升監管效能,降低履職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三是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承擔部分監管職能。鑒于當前基層市場監管的現狀,本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原則,可以探索將部分技術要求較高、與人民群眾人身安全密切相關的監管職能授權或者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依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技術優勢,能夠彌補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專業技能的相對不足,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也能降低因自身專業水平不夠而導致的履職風險。
四是努力構建風險防控長效機制。進一步發揮內設紀檢監察部門、分局紀檢監察員的監督作用,強化各類規章制度的執行,抓好崗位責任制等制度的落實,圍繞改進工作作風各項規定和紀律規范要求,強化內部管理,做到令行禁止。及時發現日常監管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防患于未然。對于基層日常監管的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行為,開展全面的風險排查,逐步探索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風險防控機制。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