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就國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間,將營業稅這一稅種基本取消,本來在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全都轉為增值稅。我們都知道稅務局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種,國稅局主要征收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稅局主要征收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
先做一個對營改增利弊歸納,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后面的展開:
利處:、減少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稅負下降;、由于發票可以抵扣,增加了企業的議價能力;、營改增一旦完成,全行業會形成抵扣鏈。
弊端:沒有辦法核算進項的企業,或者科技企業等以人力為成本的企業將實際上吃虧。
、什么是營改增?營改增進程是怎么樣的?
營改增,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就國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間,將營業稅這一稅種基本取消,本來在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全都轉為增值稅。我們都知道稅務局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種,國稅局主要征收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稅局主要征收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因此,營業稅取消后,地稅局也可能會被取消,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原營業稅的行業,主要包括建筑、房產、金融、餐飲、交通等,簡單地說就是“衣食住行”,而傳統行業比如制造業等一直是增值稅范疇。
先說一下大背景,征收增值稅的國稅局,顧名思義就是為國家征稅,先交給中央再分配給地方;地稅局,顧名思義就是為地方征稅,先交給地方再交給中央(我這么歸納國地稅的關系是方便大家理解,但其實嚴格意義上有出入)。因此營業稅改增值稅,一個大背景是中央要把稅權上收,是一種加強集權的舉措(有沒有想起年)。
營改增是年開始試點的,最早只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方試點,后來推廣到全國。最早納入營改增的是交通運輸業、有形動產租賃業和現代服務業(比如軟件開發等),后來又納入了郵政業、物流業等。到了年,剩下還沒有納入營改增的只有餐飲、房地產、金融、建筑等硬骨頭了。而營改增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間完成,也就是年就要完成,現在是年了,時間只有年。原本我們接到消息說月號就要納入的,后來說是月日,現在說年底,但反正是快了。
、營業稅和增值稅有什么區別?營改增的好處是什么?
營業稅,是一種根據營業額征收的稅,一般稅率是%。比如你營業額萬,那么就要交萬的稅,優點是非常方便簡單,是個人都會算(所以很多營業稅戶連會計都不請,法人自己報稅)。但是營業稅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流通過程中要重復征稅,因為他只看營業全額不看增值。打個比方,我從別人那花萬買了A產品,這個萬里包括了萬的營業額和萬的營業稅,如果此時我萬把A產品賣出去,我還要根據萬的營業全額再交萬的稅(萬*%)。也就是說,一個產品流轉過程越多,要重復繳納的營業稅也就越多。一個產品如果流轉十次才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實際上負擔了十次營業稅。
增值稅,看名字就知道,它是“增值部分交稅”。比如我元買進B產品,萬賣出去,稅率是%,我只需要交萬的稅金(萬*%-萬*%=.萬),遠少于營業稅。所以很多稅務小白不懂,一看營業稅稅率是%,增值稅稅率是%,就覺得增值稅要交更多,其實不是,增值稅稅率高恰恰是因為增值稅交的比較少,這里暫不討論價內價外的問題。對于大部分的行業來說,增值稅所帶來的稅負,遠低于營業稅。更何況%的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只有%,還可以代開發票,比起營業稅來說真是優勢不小。
不考慮留抵的情況的話,一般的增值稅的算法就是“銷項稅金-進項稅金”。銷項稅金,就是指銷售額乘以稅率,比如上面一段的“萬*%=萬”;進項稅金這個概念則是這個辯題的關鍵,所謂進項稅金,是指“我企業買進來的產品已經給國家交過的稅”,比如上面一段的案例中,B產品在賣給我的時候已經給國家交了“萬*%=萬”的稅金,所以我實際要交的稅金,就只有“萬-萬=萬”了。需要說明的是,只要是和生產經營有關的進項稅金都可以用來抵扣銷項稅金,抵扣不完的還可以留下來以后慢慢抵扣。比如我今天買了萬元設備,這萬元設備形成了萬進項稅金,但是我只銷售了萬產品,此時我的進項稅金是萬,銷項稅金只有萬,應交稅金是-萬,當然國家不可能倒貼你錢,此時你的應交稅金就是,下次你再銷售的時候還可以繼續抵扣萬。
那得回到營業稅,我剛說了營業稅會帶來重復征稅,但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行業以前只能征收營業稅?
原因很簡單:許多行業無法確認進項!我如果是一個生產廠商,我花萬買一套設備來生產產品,這萬設備的萬稅金都是我的進項,我在之后銷售的時候,這萬稅金我可以用來抵扣。但如果我是一家軟件行業,我主要依靠的是高智商的那些碼農,而不是機器設備等產品。我在聘用碼農的時候,并沒有交過增值稅(個稅是另一回事),所以我根本沒法抵扣。也就是說,我如果花了萬請人給我設計了一套軟件,這萬成本得全部由我自己承擔,而不可能像買一套機器一樣,可以扣除個萬。所以第一批營改增期間,抵制力量最大的就是這些依靠人力而不是機器的新興行業。當然國家也沒太狠,廣告業等新興行業,增值稅稅率是%。
、營改增的好處是什么?壞處是什么?
除了剛才說的,其實交增值稅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比較合算外,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主要好處還包括兩個方面:、營業稅期間,無論買什么東西都不能抵扣,比如一家餐館買的電腦、桌椅都是不能抵扣的,現在可以把電腦、桌椅的增值稅金用來抵扣了;、在銷售的時候,由于對方也可以抵扣了,所以你可以和他們重新談判價格,比如可以說“哥們,你看現在你可以抵扣十七萬的進項稅金了,你要不再給我價格抬高一點,抬高個十萬怎么樣?”;、從大環境來說,以后營業稅會取消,各行業都是增值稅,人家都交增值稅可以抵扣就你交營業稅不能抵扣,多虧啊。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增值稅明顯能比營業稅實現更好的監管,能更有效打擊偷稅漏稅。
但是,營改增也有局限和弊端。
最大的弊端,還是進項無法核算,比如建筑企業從農民那里買到了水泥等,農民是不可能開發票給他的。而在中國,不能開發票,國家就不承認這些水泥交過稅(實際上很多農民確實從不交稅),既然不承認交過稅,也不可能承認買進來的這些原材料所產生的進項稅金可以抵扣。這導致了,原本這些企業只要交%的稅,現在變成%了,但實際上又沒有抵扣,稅負就大幅度增加了。所以也有專家說,雖然表面上改成增值稅,但是可能還是按照原稅率簡易征收(增值稅簡易征收不可以進項抵扣,但是稅率較低,和營業稅一模一樣)。
其他的弊端也有很多,比如現在營改增如果必須兩年內到位的話,兩個稅種的過渡勢必出現問題,很多大型企業的財務要把賬重頭到尾重做一遍。還有更深層次的,中央地方稅制改革問題,地方吃不飽一定會出現問題。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