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一家創業公司的VC,是不會超越創始人成為企業的最大股東的。但在現實中,也的確存在少量VC的持股比例超過創始人成為企業最大股東的情況。當VC的持股比例超過創始人,成為了企業的最大股東,而企業繼續由創始人掌控時,雙方將不得不面對以下風險,。有的創始人會覺得,自己拼死拼活的,最后拿到的卻是小頭,大頭都被VC拿走了,而他們并沒有為企業出力。創始人以親友的名義成立一家公司,或尋找一家放心的公司合作,然后不斷的與自己的企業發生業務往來,這樣企業的利潤就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了。如果企業能夠IPO,這當然對VC和創始人都有好處。
一般來講,投資一家創業公司的VC,是不會超越創始人成為企業的最大股東的。并且創始人也會有意的保持自己的控股地位,這樣自己更容易掌控局面,也更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但在現實中,也的確存在少量VC的持股比例超過創始人成為企業最大股東的情況。這一般是由兩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創始人融資時沒有經驗,對股權結構等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使VC一進來就控了股;二是企業經過多輪融資,創始人的股權被不斷稀釋,而原來進入的VC追加了投資。
當VC的持股比例超過創始人,成為了企業的最大股東,而企業繼續由創始人掌控時,雙方將不得不面對以下風險:
消極懈怠
在創始人是大股東時,企業的利益和創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在做各種決策時,不會有過多其他的考慮,創始人會全力維護企業的利益。但在VC成為最大股東后,形勢就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這時候,創始人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開始出現某種程度的背離。有的創始人會覺得,自己拼死拼活的,最后拿到的卻是小頭,大頭都被VC拿走了,而他們并沒有為企業出力(即使VC為企業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價值)。
利益輸送
當創始人感覺到自己吃虧時,就會考慮通過其他途徑來尋求平衡。最常見的就是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因為企業的日常經營由創始人掌控,與誰做生意以及以什么樣的價格成交,創始人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創始人以親友的名義成立一家公司,或尋找一家放心的公司合作,然后不斷的與自己的企業發生業務往來,這樣企業的利潤就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了。
假公濟私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最有價值的資產或資源,比如品牌、銷售渠道等。這是這個企業最值錢的東西,也是企業在市場上立足的根本。但在企業利用這些資產或資源創造利潤的同時,也為創始人提供了機會。因為他們自己掌控這些東西,可以無償或低價供自己編外的企業使用,而創造的收益則留在了外面。
強賣公司
創始人將企業看做自己的孩子,除了在企業中有經濟利益,還有心理和感情因素。另外,企業也承載了創始人的價值和榮耀。所以對于賣出公司,創始人是很不情愿的。除非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但對VC則不同,VC會投資很多企業,你的企業只是他們諸多投資項目中的一個。他們的基金是有年限的,他們的投資是要退出的。如果企業能夠IPO,這當然對VC和創始人都有好處。但如果IPO無望,那VC下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就是賣掉這個公司。
即使創始人不愿意,VC作為最大股東,也是可以主導這件事情的。更何況當初融資時,也會有相應的條款做鋪墊。
創始人出局
對創始人來說,這應該是最大的風險,也是最殘酷和最難以接受的結果。但過往的案例歷歷在目,并不會因為你不愿意,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不管國內還是國外,這樣的事情原來發生過很多,以后還會繼續發生。
而VC成為大股東,則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起來更容易。
總結
VC和創始人,在很多問題上的利益是一致的,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和前提。但雙方的盈利和運營模式畢竟不同,這些差異點,應該引起雙方足夠的重視。
如果雙方能夠分別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價值,共同驅動企業的發展,那當然是皆大歡喜結果。但這畢竟是理想化的狀態,現實當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公司的最大股東是VC而不是創始人,使各種問題的處理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而相關的風險是需要雙方共同面對的。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